第136章 朝堂之争-《天子问剑》
第(2/3)页
长胡子文官:“此词气势恢宏,将一员爱国忠君的将士刻画得淋漓尽致,只可惜后面一句话,将那员将士的豪情壮志泯灭于沧桑岁月中,单凭词而论,当是佳作,微臣自叹不如。”
杨浩文:“此词应该是写给杨老侯爷的,将军百战死,杨爱卿忠君报国,苦战一生,年近七旬还驰骋沙场,实为众卿家之楷模,张爱卿,你说能做出如此词作的人,还只是区区一名武夫吗?”
其实杨浩文心中也是十分纳闷,能做出如此词作,应是经历过战争的人,杨凡就在千牛卫带过兵,打仗吗?是没有的,而且,杨凡与杨再生并非父子关系,他写这词究竟想表达什么?杨浩文苦思无解。
长胡子官员躬身道:“杨侯爷词才,在微臣之上。”
杨浩文:“让他做通判,是朕的意思,杨凡文韬武略,是个人才,在岭南县安民平乱,与灾民将士共食,德行高尚,一个有德又有才的人,朝廷该不该用?另外,杨凡还做了一首叫做精忠报国的歌曲,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,学习学习这种报国精神,才是你们为臣之道。”
长胡子官员:“皇上圣明,微臣惭愧。”
百官唱和:“皇上圣明。”
杨浩文摆摆手:“朝廷取材,不拘一格,科举只是一条途径,但并不是唯一途径,众卿还有没有事要启奏的,没有就退朝吧,年节将到,大家回去好好处理手中的事务,一起过一个好年。”
退朝后,杨凡的这个名字却被大家记了下来。
皇上如此重视这杨凡,该拉拢的拉拢,该巴结的巴结,这杨凡,说不定不久后就会走上朝堂,成为朝中新贵。
宁王杨浩武眉头深锁,皇上的态度很明显,这杨凡是皇上要保护的人。
……
杨凡的学习能力当真不是一般的好,几天下来,就能自己抚琴而曲,这些能力,其实离不开那一颗洗神丹的功劳。
赵小雨跳舞就很一般了,始终放不开,跳起来身体十分僵硬,远没有小红舞姿动人,但是杨凡喜欢,这种带有些英气的舞姿,也是别有一番风味。
杨凡的伤势总算是好得差不多了,而他做出来的肥皂,也早已定型。
杨凡切了一小块拿来用,洗衣服的效果可谓惊人,即便是前世所买的肥皂,也有所不如。
杨凡心中狂喜,这东西,可是一笔财富,他相信,这肥皂很快就会风靡这个时代。
杨凡将肥皂切成一小块一小块,一共做出来12块肥皂,每一块都有巴掌大小,两指厚。
杨凡拿了一块,匆匆出门而去,一路走向知府衙门。
第(2/3)页